首页 下载中心 支持与服务 云服务 HC服务 问答专区 练习专区 最新动态 常见问题s 合作 关于我们
2012
05/20
21:58

再谈财务软件的所谓认证和审批

2012-05-20 21:58:00 来源:软件服务社

前几天我们针对一些朋友的疑问,写了“财务软件是不是必须经过政府审批?”,很多用户看完后没什么疑问了。但没过几天,有人发来链接,说我们一个上海朋友的公司也有用户在问这个事情,最后他们解释得口干舌燥,只好说:“不需要。信不信由你,反正我信啦”。

但很多人仍然在疑惑该信还是不信:如果不需要,为什么很多人有印象看到过某些软件宣传有财政部认证?就象您说:“世界上没有鬼,信不信由你,反正我信啦”,但有人就是说他见鬼了,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所谓的鬼抓来让他亲眼看看。所以,我们就想看看现在到底还有谁在扯自己的软件是财政部认证的。我们google搜了一下“财务软件 财政部认证”,看到网上确有很多人在问财务软件是否需要认证,很多回答完全不着边,可见这种所谓认证、审批之类的宣传真的害人不浅。但真正搜到的、宣传说某个财务软件通过财政部认证的文章,只看到二三篇,但与企业财务软件都完全没有任何关系:比如下面是6年前的一篇(http://it.sohu.com/20060609/n243651692.shtml,网页上都长满荒草、满是乱码了)。这是关于用友“”务公司做的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一个产品(号称“专业政府财务管理软件”):

 

还有一篇是用友的一个论坛中的(http://www.iufida.com/article-38-1.html),这个认证也与企业没有一根毛的关系,标题上和文章第一句就写着“政”务。

 

这些都是“政府内部”使用财务软件时所做的一个内部认证,就象您企业内选软件时,您自己公司的IT部也可以按本企业的标准对投标的各个软件做个认证一样。

这些认证与“企业”没有任何关系,所以我们又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搜索,还真看到一个号称是财政部认证的——金蝶友商财务软件。很多年前听说过,友商是金蝶花了很少一点钱收购的在线记账的一个小软件,这几年SaaS时髦后,金蝶逐渐增加了推广力度。该网站显示(http://www.youshang.com/accounting/):

 

上面明文写着通过“财政部认证”,点击这个图片后,可以看到有详细的介绍,边上有官员、专家的讲话,还有一个链接可以直接查看这个“评测报告”,看着好象真得不能再真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老李就把这份报告抓给大家看看:

一、这是财政部做的认证吗?不是!

下面是这个报告的封面:

 

下面是报告正文的第一页:

 

可以看到:封面上明确写着“中国会计学会”,正文第一段明确写着是“中国会计学会接受金蝶互联有限公司的委托……”,通篇报告中都看不到任何“受财政部委托”的文字,这事与财政部哪有什么关系?怎么就说成是财政部的认证了呢?这一点他们玩得很有技巧:在前面那个网页右侧的“中国会计学会简介”中,特别写着:“中国会计学会直接隶属于财政部会计司……”,也就是说中国会计学会是归财政部管的,这样就很容易让人们相信这个报告就“相当于”财政部的认证。但这是很可笑的,因为中国会计学会是一个独立的“社会组织”,并不是财政部下面的某个司或某个部门,它只能代表自己,不能代表财政部。您可以看一下中国会计学会的章程(http://www.asc.net.cn/Pages/News/NewsList.aspx?newsCode=MENU_AE_AA),“总则”部分写得很清楚:

 

其中第二条是:“本会是由全国会计领域各类专业组织及个人自愿结成的学术性、专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这明确了它是一个社会组织而不是政府机构;唯一提到财政部的第四条只是说“本会接受财政部和民政部的业务指导、监督和管理”,这句话意思也很清楚:中国会计学会由于专业方向,因此“接受财政部的业务指导、监督和管理”是很正常的,但并不是隶属于财政部,更不能代表财政部。实际上,在中国,任何社团组织都要接受民政部的业务指导、监督和管理,但能因此说任何一个社团组织就能代表民政部吗?简直荒唐。

另外,这个报告第一段就写着是“中国会计学会接受金蝶互联有限公司的委托”,而不是受财政部委托,也说是说,连委托都不涉及,所以,这个报告更是与财政部没有半点关系。至于网站上列出官员、专家的图片和讲话,用意与“中国会计学会直接隶属于财政部”这个说法一样,就是想把不相关的说成相关的,以便引导人们相信这个报告既是官方的、又是权威的。

这就象以前经常有某些企业找某个大学某个系某个教研组的某个专家给做认个评审,就说是通过了某大学的认证,这还不算离谱,但不能借此说因为该大学属于教育部管,所以就成了通过教育部认证,更不能说教育部归国务院管,就成了通过国务院认证。如果这样的说话,干脆以后直接找老李做认证就行了,老李认证通过了,您就说老李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管,因此通过了中国政府的认证,这可比通过XX部认证牛叉多了;或者从另一条线上联系:胡主席和习副主席是老李的同校学长,习副主席还是同一个系的,老李归他们管理,于是就成了他们认证通过了,这同样比只找几个专家认证牛叉多了。

二、这个报告是“认证”吗?不是!

这个报告封面上就已经写得很清楚,这只是一个“测试报告”。倒退一万步,即使写上“认证”二个字,也没有用,企业自己内部还可以做各种认证呢。而且,这个报告与财政部无关——因为财政部早已取消了财务软件的认证了。

至于上图中刘玉廷司长的讲话,讲的只是:“在线会计服务可以满足社会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发展前景很好。对这样的变革无论从财政部还是从中国会计学会的角度来说,都会大力支持”。他说得很对啊,政府这样做当然是好事。但是,哪句话提到“通过财政部认证”了?金蝶拿这个讲话来误导用户,玩弄领导没有这么玩的,有点玩过了。

三、这个报告专业吗、可靠吗?不是!

老李以前从来没有关注过这种认证或评审报告,以前在大学里工作过,知道这些所谓认证、评审都是怎么回事。这次没办法,只能看看,但除了封面和目录,就只有不到三页了,而且实在没什么可看的,比如都是些“凭证录入保存时,要求借方金额合计必须等于贷方金额合计”之类的。实际上,您要知道,这种所谓评审,每份报告只是对报告中的内容负责。所以这份报告只不过证明这个软件符合这些要求而己。这么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东西,也需要认证、评审?不觉得丢人吗?

耐心看到最后一句话,真的看到有技术含量、老李看不懂的:

 

MID5加密是什么?以前记得MID好象是指类似于MP3MP4之类的东西,莫非现在有了新的加密算法正好也叫这个名字?不至于啊,老李胆小,所以很多年前就对各种加密算法很关注,怎么就没听说这个算法呢?上网搜了一圈,看到MID的解释(来自百度百科):

MID的基本解释有两种:一是指移动互联网设备,即Mobile Internet Devices;二是指midi的简称,MIDI是英语Music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 的缩写,翻译过来就是“数字化乐器接口”。

还是与加密没有半点关系,过了几分钟,才想明白,肯定是把MD5写成MID5了!一共不到三页纸的“认证”报告,如果是笔误,那么这个“认证”也太不认真了吧?如果不是笔误,那么连MID5MD5都搞不清,居然好意思写这个认证?不过,老李相信,这肯定不是不认真、不是笔误,而是连MD5这种最常用的加密算法是什么都搞不清楚,好好再学学数学吧。

 

不用再多说,您现在就可以知道,这份“认证”既不是“财政部”的,也没有什么意义。

本来,老李一贯遵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可能是从小在部队被熏陶得根深蒂固了),本来不想写这个例子,因为和金蝶没有什么矛盾。但是他们这个所谓的“财政部”认证一是误导用户,二有影射其它产品没做认证之意。所以十天前老李本人非常认真地给他们发了个邮件(如下图),非常客气地请他们去掉这个宣传(其中还列上了我们上次写的那个说明,表明我们极度反感这种宣传):

 

但他们既没回复,网站上也没去掉。那老李只好说道说道了。再次跪求尽快去掉这些宣传(俺真没时间总跟用户解释这些),否则,准确点讲,这种宣传属于商业欺诈,而且是盗用政府名义欺诈。我办公室不远就是法院,万一哪天老李喝多了、走错门,说不定就去起诉了。

其实,最恶心的还是用友,貌似只是介绍“政”务上的财务软件通过了认证,但很多人平时看东西并不会那么较真,看完后往往就误以为所有财务软件现在还需要什么认证。因为人的记忆就是这样,能记住的只有几个“点”,相信很多人看完前面的二个宣传后,最后能记住的就是“用友财务软件、通过、财政部、认证”这几个词,而不会注意这些认证与企业毫无关系。倒是建议金蝶等其它做政府软件的公司也去找财政部科学研究所做做这些“认证”,否则如果政府只用用友一家的产品、或者网上能看到的都只是认证了用友的软件,而这个用友又经常造出各种“门”,岂不是要让老百姓怀疑有猫腻?可惜老李只对企业管理软件有兴趣,否则这个认证我们也要“贵在参与”。

互联网之大,但除上面的内容之外,老李再也查不到现在还有哪个企业的财务软件1998年后还有财政部的认证了。如果没有,那么就请那些软件商以后不要再说什么认证;如果有,请把认证文件晒出来看看,我们看看是哪个部门的认证,别随便写点东西就说是中国政府的认证;如果真是财政部的,请写清是哪个部门做的认证,正好都在北京,我们会去问问提供这个认证的人或部门,为什么上班拿着工资去做已明文规定不应当再做的事情?如果是因为不知道这个规定,那么是不应该的,十多年前就取消了认证到现在还不知道,渎职啊!如果是知道规定还要给这些企业做这个认证,我们就有理由怀疑点什么了。我们也会问问相关部门如果有人这样做是否违反纪律或者违法,至少这是在利用公权力误导用户。但是,如果财政部人家根本没做这个认证,有的企业却非要说是财政部做的、非要往财政部头上泼脏水,那么相信我们这样问过之后,财政部也不会再放任他造谣。

实际上,网上能看到的所谓要求认证的文章、帖子,都是似是而非,道听途说。网上那些说需要认证的人,他们自己开发过财务软件、被要求做认证了?还是自己在哪个税务所被要求必须用某个有“认证”的软件了?或是看到过任何明确的政府文件了?或是他自己认真看过某种软件真有财政部的认证报告了?都不是!唯一粘点边的,是新开办的公司到税务所报到时,要填写一些表格,包括企业名称、注册资金、地址、电话、邮箱等,这只是一份用于记录(或称为“备案”)的普通表格,仅仅是为了税务机关与企业间的联系而记录的企业基本情况。有些地方的表格中可能有一栏填写是否采用财务软件,如果采用的话再填上软件名称,您只要如实就填上软件名称(比如F-air)就可以了。没人会要求必须用哪种软件,就象没人会要求您必须用网易而不能是腾讯的邮箱、必须用移动而不能是网通的电话一样。如果遇到好奇的专管员问这个软件是谁开发的,就把服务社网站(www.fuwushe.org)写给他看就可以了,没有哪个税务所、哪个专管员会说必须用哪个指定的软件,否则不是明摆着有人收了厂家的贿赂了吗,没人那么傻。
为什么这种所谓财务软件的认证、审批如此令人愤怒?因为财务是ERP中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以试想:如果现在还有认证,那么当一个企业买完ERP软件后却被告知其财务部分未通过认证(即使您买的是SAP等知名软件),显然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企业怎么办?莫非在买软件和换软件时,不能根据自己的管理需要、只能先去问问“有关部门”哪个软件通过了认证?同样,对软件开发企业,如果辛辛苦苦开发了一个好的产品,却拿不到认证,那么无异于被判了死刑,而一些所谓有认证的垃圾产品就可以有恃无恐地勒索用户。在十多年前还有这个所谓认证的时候,这些都不用“试想”,因为都已经是事实。也正因为如此,才养出用友这样的垃圾企业。您可以想想,在中国,放开竞争的行业,都因为竞争而让老百姓得到了好处;那些一味保护的,如石油、银行,哪个不是抢夺老百姓血汗钱的?所以,1998年财政部取消了这个认证,是非常正确的。但是,有些奸商仍不死心,还想用这个手段蒙蔽用户,骂他绝对是轻的。

以后如果再看到哪个财务软件自称有“财政部认证”,老李一定还会仔细地、虚心地、一个字母不剩地研究这个认证是怎么回事,然后把研究结果与大家分享。或者如果有用什么别的词(如符合某项国家标准“GB/T 19581-2004之类的)欺诈用户的,老李同样很有兴趣。把鬼抓完,就不会再有鬼。

人一辈子没有多少时间,好好做点事情、或者好好享受生活,都是在珍惜时间。我们实在不愿意在这种没有意义的事情上浪费时间。每个软件企业,应当把时间用来好好研发产品、好好服务用户。用户的认可,才是最权威的认证。
附1:正好看到5月22日新浪首页有经济学家张维迎的一个演讲内容,其中有一段说得很对,原文如下:“政府所有的干预都抑制了真正的企业家精神。尤其是,高科技这个东西更不能靠政府做。什么叫高科技?就是大部分人弄不明白,只有少数人在猜,企业家就是猜。政府坐在那里审批,找一些专家,专家能懂那个东西?可以想象一下,谷歌、Facebook、苹果,甚至30年前的微软,政府专家审批能过吗?肯定过不了”。
附2:顺便说一下上面提到的所谓国家标准“GB/T 19581-2004”之类的东西是什么。GB/T是指推荐性国家标准,GB 即"国家标准"的汉语拼音缩写。"T"是推荐的意思。推荐性国标是指生产、交换、使用等方面,通过经济手段调节而自愿采用的一类标准,又称自愿标准。这类标准任何单位都有权决定是否采用,违反这类标准,不承担经济或法律方面的责任。但是,一经接受并采用,或各方商定同意纳入经济合同中,就成为各方必须共同遵守的技术依据,具有法律上的约束性。
实际上,国内有很多标准都只是逗你玩的,因为中国人有自己幽默方式,比如5月22日北京市发布的公厕管理行业标准

 

【上一篇】: 用友扯吧:用友的“世界” 【下一篇】: 荐: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思考(7月31日)
【上一篇】: 用友扯吧:用友的“世界”
【下一篇】: 荐: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思考(7月31日)